第十届研究生组织生活案例大赛优秀案例
一、项目背景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概念,确立了“既要重视传统安全,又要重视非传统安全”的新时代国家安全意识。伴随着计算机相关技术发展和应用,网络空间成为继海陆空之后的国家第四领土,信息及网络空间安全成为科技时代背景下非传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4月15日是我国第9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这10年来,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科研领域不断进步,ChatGPT等AI工具飞速且颠覆性更新,对国家安全、国防安全、人民安全带来了新挑战。
基于这一背景,支部决定围绕此开展组织生活及相关实践方案。并且,通过与杨浦区进行定点合作联系,正式推出“两个一”常态化科普课程,即一批针对老年群体、可回看的课程;一批针对青少年群体、训练计算机思维模式的课程。通过这样的组织生活形式,立足现实需要和本学科优势,其不仅实现对杨浦区域内60—80岁老年人、8-14岁青少年的全年龄段覆盖面,形成青年党员的助老扶幼的服务模式,而且与杨浦区委形成长期合作,根据需求,实现在杨浦区域内的随时能调配、处处可开讲,建立稳定的“复旦计算机青年—杨浦区居民”帮扶模式。同时,课程还受到杨浦区党建机关、青春杨浦以及上海市志愿者两级单位的关注,形成区市两级影响面。
二、实施过程
(一)前期准备
1.深入理论学习,确定学习实践方向
在活动开始前,党支部以“青年科普“计”不容辞 助力构建AI安全防线”主题开展组织生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论述,通过对“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等论述展开理论学习。并且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支部确定了“两个一”方案,立足长白新村社区及大桥街道,以科研报国为导向,从根源上培养群众安全意识、能力,服务基层群众。
2.线上线下调研,细化活动方案
一方面,支部成员借助网络及新闻报道对两大线上领域进行调研了解。通过关注和查阅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如上海规划资源、上海杨浦、青春杨浦、228街坊、大桥人家等),获取社区动态和活动信息,对长白街道的228街坊和大桥街道进行了深入了解。
另一方面,支部指导老师与杨浦区委取得联系,根据不同课程的需求,精选出了最适合的场地。随后,支部成员与复旦大学及学院平台志愿者合作,前往228街坊和大桥街道临清居委会,深入了解当地居民的实际情况。这个过程不仅帮助支部成员更好地了解社区需求,还为活动的筹备和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与社区居民的直接接触,支部成员们更加贴近基层,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切实需求,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支部成员分工,共同推动活动进展
本支部有党员19人,其中网络空间安全专业2人,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17人。支部党员的课程学习及科研方向涵盖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基础课程等多个方面,有充分的专业能力设计2门课程。
(1)落实助老课程设计
课程第一部分关注如何帮助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支部在分析他们的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例如打车、购物、社交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指导和解决方案,将教授他们如何使用智能设备来满足这些需求,同时,支部针对老年人认知、记忆的特点,在课程内容上,专门使用了易于记忆的步骤和技巧。
课程的第二部分侧重于培养老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和人工智能骗术识别能力。通过科普课程,支部希望帮助他们了解有关的AI诈骗技术,如AI换脸、AI换声等,并掌握相关的识别方法,例如细节鉴别、报警电话等。课程将采用科普和互动的方式,确保老年人能够轻松地学习和理解内容,同时,支部也会采用生动的视频案例和易于理解的语言,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落实AI+青少年课程设计
结合前期调研结果和支部专业特色优势,着力打造青少年AI知识普及和防诈课程,在设计课程时,支部充分结合青少年特点制作视频课程,通过丰富的场景案例引用,吸引青少年的兴趣,完成青少年网络空间安全教育、青少年国防教育,同时增加计算机知识课程教育,培养青少年建立计算机思维,激发对计算机的学科兴趣,提升科学素养,科普网络空间安全。
(二)中期执行
1.第一个“一”——AI+助老课程开展情况
课程介绍的是智能时代背景下,如何帮助长白新村的老年人掌握现代化的智能设备和软件应用。课程详细讲解了如何使用智能手机下载和安装应用程序,并通过对常用应用的实际操作演示,让老年学员可以学会浏览新闻、刷短视频、听音乐和点外卖等技能,从而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最后,课程特别强调了防诈骗知识。通过实例和图片,讲解了如何辨别和防范网络诈骗。包括通过正规渠道下载软件,不随便扫描陌生人的二维码,不在网上透露个人信息和密码等。提醒大家在遇到涉及安全和金钱的问题时,及时与家人沟通或拨打110求助。
2.第二个“一”——AI+青少年课程开展情况
在青少年课程部分,支部首先通过简单的语言解释了AI是如何使机器像人一样思考的技术,和青少年们讨论了AI在生活中的应用,思考AI技术的发展如何影响支部的未来。同时,课程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特别是二进制算法。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如使用果仁和小石子等实物来演示数字的二进制形式,便于更好理解计算机是如何处理和存储信息的。最后,支部讲师还向青少年们介绍了AI如何被用于诈骗活动、造成网络安全隐患,提高青少年安全意识。
(三)后期总结
活动相关内容通过第三方视频网站开展宣传,不仅提高了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也能够为老年人的学习提供一个友好和支持性的环境;相关活动在班级公众号上发布,宣传活动内容、起到了塑造校园文化和增强支部凝聚力的作用;活动推送“金晖行动——智慧助老志愿服务”被青春杨浦、杨浦机关党建和上海志愿者等政府公众号广泛转载,阅读量达千余。
三、具体成效
本次组织生活的具体成效如下:
(一)产出两个系列课程
支部党员兼具对AI领域及网络安全领域的专业技能,专业基础扎实,普遍具专业实践与研究经验,能够结合AI与网络安全领域专业知识分析相关问题,在组织生活过程中,通过学术研讨、跨专业交流、实践案例分析等方式,不断完善创新,结合老年人生活实际需要和特点,形成《AI助老科普课程》;结合青少年特征,开发形成了动漫风格、包含互动游戏、模拟情景演练等形式的《AI+青少年科普课程》,课程得到了家长和社区的良好评价。
(二)进一步强化定点合作关系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党总支与长白新村街道党支部已经建立共建关系与可持续的合作机制,数次调研、共建,对长白新村作为老牌上海居民区、客观上在上海市内具备较大影响力相对熟悉,在此基础上,支部和共建单位长白新村社区开展本次组织生活,既能切实落实组织生活影响力,又能确保本次组织生活不落于一时之功,而在于长久之计,助力网络空间安全知识的科普,和长白新村街道党支部形成了更加深入的合作关系。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23级科硕党支部开展
AI+青少年科普课程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23级科硕党支部开展
AI+助老科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