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研究生组织生活案例大赛优秀案例
一、项目背景
(一)如何用好产教融合资源,有效生涯引导?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我国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新四化”,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今天的00后研究生们,将是十年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中流砥柱;是“第一个复旦”建设里,服务国家社会的教育成效体现。在明确材料学科特点和发展方向基础上,实地走访企业,与行业对话,深入了解国情国策和相关领域现状,洞悉把握上海地区的重点投入和新兴制造业前景方向,对材料系研究生们当下的科研目标规划以及未来就业领域选择,有着潜移默化而深远的影响。面向“十四五”规划和“第一个复旦”新征程建设,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立足专业、尽早规划,将“服务周边,融入上海,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与个人规划和生涯选择有机融合,是学校和学生都关心的课题。
(二)怎样发挥特色科普优势,践行知识溢出?
认识科学研究、体会社会需求、融入地区发展、厚植理想信念,是当代青少年的思政必修课。此值六一儿童节前夕,怎样引导童心向党,“产学研”多维度合力展示带领小朋友走进和发现科学之美,播种科研报国、服务奉献的种子?需要支部集思广益,发挥好材料的学科、智力、平台优势,结合趣味科普、特色文创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效推广。
本次“报国成材担大任 有识有料谱新篇——产学研共写生涯规划”组织生活案例大赛以此为引入:
1. 阐释材料系工科生的课题研究“为什么”。结合支部前期对上海的五大新城重点单位、基层一线企业走访;集成电路、新能源、新兴材料领域发展调研;制造业系友、企业共建支部讲解上海政策和业内现状等,擘画材料行业图景。
2. 深入挖掘材料人的对口就业规划“是什么”。请所有同学以自己实际特点出发,构思“未来简历”所需内容,现场点评分享。
3. 思考应该“怎么做”,才能将个人价值服务于国家社会。引导支部成员和小朋友以报国成材为己任,领会科研之精、科研之趣和科研之美,在未来科研和实践中增长自己的知识、学识、见识、胆识,做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领头雁,当地区建设、重点领域发展的排头兵。
二、实施过程
(一)前期准备
1.五大新城产业园区走访
支部通过“产学研一体互学共鉴,新材料融合多元发展”特色品牌实践,调研上海五大新城产业园区,对松江新城比亚迪、回天新材、G60科创走廊、上海航天800所;奉贤新城珈蓝集团、药明生物、东方美谷;青浦新城普利特复合材料、亚士漆;嘉定新城矽杰微电子、智能传感器产业园、集成电路材料研究院;南汇新城海洋创新园、海客空间孵化器、凯矜新材料;以及上海其它区域的赢创化学、灵动微电子、张江机器人谷、远景能源等19处重点或新兴材料制造单位深入走访,加强支部的研究生与企业青年人才之间互动。同时,新城的建设规划、组织部门老师在滴水湖AI创新港、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等地区规划展厅参观时,详细介绍当地的产业集群和人才引进政策,对口吸引材料系研究生未来投身上海新城的关键制造和材料行业。
2.重点领域实践调研
依托“携信仰砥砺前行,与时代同频共振一一新能源企业调研”和“聚焦芯动态,成材芯力量——集成电路行业调研访谈”专题实践,从重点单位、新兴公司、资深系友行业分析、毕业系友职业分享、班级学生实习和科研项目分享等五个维度深入挖掘整理五大新城的关键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等行业信息。形成上海市重点行业参访调研手册。
3.材料特色学科宣传视频拍摄
调研院系课题组,通过文献查阅、访谈等形式搜集整理相关专业发展历史资料。沿着课题组培养到进入产业的脉络,梳理材料行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深入挖掘材料行业对国家发展的意义和服务国家需求的路径,形成材料系特色学科宣传视频。
4.专业科普和美育文创筹备
支部同学通过和上海市科技馆展教中心团队集体备课交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强化科普讲师的教授技能,打造符合当代青少年所需所求,集趣味性、互动性、创新性于一体的多元化科普能力,在科普中赋予美育实践,对材料的显微镜照片进行二创渲染,突出科研之美和材料浪漫,使材料科研具象化,增添故事性。并将二次创作图片集锦制作成无限魔方文,创增强辐射吸引力。
5.校企支部结对共建
在调研参访之后,与港城集团第三党支部结对共建,在党建引领作用下,发挥产教融合,共同对材料系研究生和复旦二附校学生做好知识溢出、专业引导和生涯规划。
(二)中期执行
2023年5月23日,材料科学系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和结对支部港城集团第三党支部企业代表,一起走进复旦二附校,开展了本次组织生活共建。
视频引入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以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为目标,面向学科前沿、未来新兴产业,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主持人先以材料科学系的特色学科发展史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引入,播放《廿载耕耘服务国家需求 弦歌不辍致力成材发展》特色学科宣传片。通过视频方式,在场小朋友快速走进、简单了解材料学科发展、服务关键制造领域应用、和失效分析控制评价含义等,支部研究生同学体会材料系培养国家紧缺人才的学科设立初衷,阐释材料系工科生的课题研究是“为什么”。
趣味科普
支部书记冉国永进行《“材料”与“科研”》讲解。以日常照片引入,提问同学们所认识的高分子、金属、无机物等材料,引导小朋友将基础的材料名词印象与自己实际生活和社会发展相关联,激发小朋友好奇心。用显微镜下的材料照片,和在场同学深入思考“科研”背后的奥秘故事。在场大小朋友们,看见“光镜下的316L不锈钢晶粒”照片,纷纷联想到“打碎的玻璃、脱落的墙壁、层峦的迷宫、广袤的梯田”;看见“放大50倍后的铜在酸性环境下浸泡”的图片,又异口同声回答像浩渺宇宙和挂满繁星的夜空……充分吸引小朋友和研究生,发现、探索、领略自然科学的魅力,挖掘材料中的微观世界。支部通过对石器时代、铁器时代、信息时代发展介绍,说明材料对社会快速更新迭代的上游支撑。
宝武工程师车间连线
材料科学系2021届硕士毕业生、宝武集团硅钢中心工程师谈衍良,接续着材料推动社会发展的话题,在宝钢车间和现场进行了视频联线。谈衍良身着工装,为在场同学介绍了制造企业的工作环境,对自己研发生产线上的“硅钢”,阐述了其用途意义、实际制造过程和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引发在场同学们的共同思考,不断点头、摇头沟通互动。最后,谈衍良结合制造业从业经验感受,启发在场学生 以工程问题主导性带动学术科研主动性,树立成“材”目标和理想,未来投身大国重器和关键技术设备的制造。
区域发展介绍
港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党支部企业代表,杨越老师从上海十四五规划出发,结合临港新城规划地图,讲述了临港地区企业发展、当下布局和未来需要的人才引进。结合支部前期对上海的五大新城重点企业走访、集成电路新能源新兴材料领域发展调研,同学们对上海新城的集成电路,新能源、整车制造、化工,船舶制造,生物材料等材料产业分布有了更清晰的全局观。在场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科研”与建设服务周边的密切关联。引导支部成员学以致用,树立应用思维和服务大局思想,基于自己特点方向服务周边行业,融入上海发展。
5.“虚拟简历”未来职业规划
就刚才介绍的地区和行业现状等,同学们从自我认知、职业环境、职业目标等方面绘制自我画像,展示自己特点和未来生涯规划。在场研究生和小朋友们使用油彩笔,结合绘图+文字形式,在支部特制的模板纸上进行了创意简历绘制,画上充满想象的自画像,写出自己的个人介绍、理想职业、愿景目标、特点爱好、优点劣势、专业方向、研究内容等等,DIY出富有自己风格特点的个人创意简历。然后部分同学带着自己简历,进行分享。一方面,小朋友踊跃畅谈手中自画像灵感来源和理想规划,天马行空,有的小朋友画出一颗“原子弹”,展示自己想增进国家硬实力、创新武器装备制造、一鸣惊人的梦想;另一方面,在场的研究生也充分思考,有的同学在简历上绘制出自己红发圆脸戴着眼镜的模样,对所在学科趋势、研究的电池领域、科研能力判断、外向爱交流沟通的性格等做出分析和打分,娓娓道来毕业后准备从事新能源领域的职业规划。每位同学分享后,在展示画布上张贴了自己的简历,主持人赠予支部特制的无限魔方文创作为纪念,魔方上面九张照片都是对“材料”的二次渲染创作,希望每位同学被“材料”所吸引,体会科研的神奇和浪漫。
6.组织生活总结。
支部书记从材料系研究生“为什么”、地区和行业现状“是什么”、未来规划“怎么样”串联总结。本次组织生活通过简历模拟形式,让同学关注社会行业发展趋势,对照现实,深挖自己特色亮点以及未来科研生活哪些环节需要加强补足,增强个人核心竞争力;引导将个人专业能力与国家发展需求相匹配,为高质量就业和输送服务国家的骨干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希望发散材料魅力,让大众特别是小朋友们了解材料、爱上材料、未来钻研融入材料和社会需求中。
(三)后期总结
1.宣传推广辐射全班
本次组织生活形成通讯稿,发布在班级公众号“材与你相遇”上,完整回顾共建过程,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2.调研成果整理成册
通过对组织生活内容的整理和共建支部企业人员的进一步采访,结合前期对集成电路领域材料系退休教授口述史、资深系友座谈、毕业生分享、微电子系友企业参观、五大新城产业园区走访、近五年的毕业生半导体就业去向跟踪等实践内容,支部统筹汇编,形成《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调研报告》手册,对当下就业热门、学生关注的集成电路行业,针对性地梳理其发展脉络、现状分布、未来需求,助力材料学子生涯求职规划。
3.科普经验交流完善
通过与复旦二附校的共建交流,支部成员同材料系“有材有料”科普团成员一起总结回顾本次科普感受和不足,充分思考怎样以知识科普为立足点,打造更有专业特色、理论深度、趣味温度、人文艺术的课程。未来将推进精品课程的产品化,与各中小学联学共建,建设大中小学一体化品牌科普。
三、具体成效
1.班级同学对上海制造业分布和新城发展更明晰,有效引导生涯规划。对支部开展问卷调查,有61%的同学从“不了解五大新城”到“对上海新城产业群分布较为清晰”;53%的同学增进了未来计划“留沪”和“留新片区”重点行业工作意愿。特别是了解到自己研究方向的对口产业集群和公司企业,丰富了科研和就业信息。
2.与复旦二附校形成科技兴趣培养班长期协作机制,生涯启蒙式科普受到更多学校单位关注。本次“产学研”科普展示和生涯引导受到学校教师和小朋友们一致好评,有效激发起材料科研的好奇和探索兴趣,未来将继续深挖科普教育资源,形成长期帮带关系,对口二附校科技兴趣班活动和节日输出材料知识。同时,得益于良好的宣传效果,在组织生活案例后,支部还受邀在暑假继续为云南永平县博南镇河湾小学和虹口区凉城街道广灵二居民区党总支等开展科普教育。
材料科学系2022级研究生第三党支部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