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研究生组织生活案例大赛优秀案例
一、项目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扎实推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做出战略性擘画和前瞻性指引。教育发展的方向,即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在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担负着独特的战略使命。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具体指导。
“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既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要求,也是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新质生产力的目标指向。这三个维度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容,为我们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二、实施过程
(一)前期准备
1.思想铸魂,理论武装头脑。
党支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和健康中国重大部署的重要内容,学习《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确保活动设计和实施与国家教育方针同频共振。
2.精心策划,链接校内资源。
党支部结合心理学专业特点,精心策划了觅心知己Know Thyself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并积极申报2024年复旦大学春季学期心理健康文化月系列活动。在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党委的指导支持下,联合社政研会文体部被中心列为2024年复旦大学春季学期心理健康文化月线下展示活动承办方,获得中心专项支持。
3.党建引领,凝聚复旦心理力量。
除支部党员外,本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促班建作用,在班级内部开放志愿者报名,选拔了一批优秀、热心且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志愿者组成了专业的志愿者队伍,每一场活动配置12至15位志愿者。
4.创新机制,AI赋能专业团队建设。
除了志愿者队伍均为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外,我们通过技术平台设计了AI智能体“MAP引路人”——一位专业的AI心理咨询师,精心设计涵盖认知探索、情绪表达、人格理解、艺术疗愈等多维度内容,确保活动既有深度又具有吸引力。提前对各个环节的具体流程、话术、物料进行整设计集中向志愿者团队进行培训,确保活动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5.宣传预热,扩大活动影响力。
在活动开始前一周,利用“社象”、“复旦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复旦研究生”等校园媒体多渠道发布公众号推文进行预热和宣传,活动预热推送阅读量达4000余次,活动推广取得良好效果,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吸引了更多学生参与。
(二)中期执行
党支部联合社政研会文体部及23MAP团支部、班级成员组成专业志愿者团队,分别于4月22日、4月29日、5月6日、5月13日午间在邯郸校区北苑、旦苑,枫林校区康泉图书馆草坪,江湾校区新食堂前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医学生开展了活动。四场活动共计2000余人次参加,其中北苑500人次、旦苑300人次、枫林300人次、江湾700人次。每场活动具体分为以下四个特色环节:
1.心理认知趣味游戏(Know Your Cognition)
环节一设置两个趣味游戏。一是STROOP测验,参与者需要在30秒的时间里念出20个不同颜色书写的代表颜色名称的字。二是看Emoji猜成语,参与者需要猜测由四个emoji表情组成的成语。让参与者在趣味游戏中体会到人体奇特的认知系统,直观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认知特点。
2.情绪小卖部(Know Your Feelings)
环节二同样设置两个项目。一是“快乐传递&烦恼消散”。现场准备两个情绪箱:在“快乐传递箱”,参与者在贺卡上写下自己的开心事件投入到箱中,再抽取一张他人写下的贺卡来传递快乐;或是写下不开心的事件投入到“烦恼消散箱”中,通过《答案之书》来寻找内心的答案。二是OH卡体验。同学们根据直觉挑选三张OH卡图卡后,依据自己的心情随性讲述着由这三张图卡组成的小故事,由专业志愿者为其进行解析,并结合AI智能体“MAP引路人”赋能情绪疏导。这一环节帮助参与者通过释放自己的积极消极情绪来释放心理压力,并激励其正确认识和处理情绪。参与者均获得一枚情绪胸针,鼓励他们正确表达情绪。
3.人格天空(Know Your Personalitis)
面对爆火的MBTI人格测试,在这一环节中志愿者们从专业的角度为参与者提供了更科学的认识和理解人格的方法,并推介了AI智能体“MAP引路人”帮助大家进行人格的科学解读。现场为大家准备了“MBTI自我突破任务卡”,各张与MBTI各字母性格完全相反的任务卡鼓励大家打破人格标签、探索无限可能、成为不被定义的自己。师生们热情参与其中,写下对未来的心灵寄语,探索、理解和爱每一面的自己。每一位参与者都领取到了专属的MBTI纪念钥匙扣。
4.艺术疗愈(Know Your Heart)
在最后的心灵疗愈环节,邀请参与者在白纸上自由作画。师生们有的选择自我创作,有的约上三两好友交替绘画或共同绘制“我们的树”。同学们肆意感知着来自心灵的倾诉,体会着彼此的默契合作,构成一幅幅如同交响乐般华美、和谐、缤纷的多彩杰作,在艺术创作中感受心灵的疗愈。活动还为每一位参与者准备了一只解压捏捏乐玩具,希望它能成为活动的延伸,在未来继续陪伴大家、给予疗愈与关怀。
(三)后期总结
活动结束后,党支部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工作,收集了包括参与者和志愿者的反馈,整理形成一份完备的高校创新型心理健康特色服务方案和相关宣传物料、游戏材料等,为后续及其他高校的心理健康活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同时对活动的照片及时进行整理,并形成新闻稿。通过微信公众号推文的形式在学院、校区、学校、上海市四级媒体平台上广泛分享活动成果,提升活动的可见度和影响力。本次活动宣传推送共计11条,累计阅读量达8000余次,在学校和上海市范围内取得了广泛的宣传推广。
在活动策划、执行和推广过程中,党支部还运用抖音旗下“豆包”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平台设计了AI智能体“MAP引路人”,并持续做好科普和推广工作。致力于以新技术赋能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具体成效
本次Know Thyself觅心知己心理健康主题特色组织生活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及扩大活动影响力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预期目标。具体成效如下:
(一)觅心知己,服务师生心理健康
本次“觅心知己”心理健康主题特色组织生活成功吸引了2000余人次参与,覆盖了本科生、研究生及医学生等不同群体。活动通过心理认知趣味游戏、情绪小卖部、人格天空和艺术疗愈等环节,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手段,有效地提升了参与者的心理健康素养,帮助其更好地认识自我、表达情绪、理解人格特质并进行自我疗愈。参与者普遍反映活动有助于他们释放压力,提升自我认知,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重视。
(二)凝心聚力,提升支部成员凝聚力、战斗力
党支部作为本次活动的策划方及主要执行方,通过精心设计和缜密筹备,展现了党员队伍的专业性和协作能力,以志愿服务实践的形式增强了支部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也锻炼了党员和志愿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为支部成员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团队合作机会,提升成员战斗力。
(三)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促班建作用
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建的引领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支部党员的积极参与和组织,带动了团组织和班级的活力。支部成员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不仅提升了活动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也促进了班级、院系和学校的联动,形成了良好的党建带团建促班建的工作格局。
(四)三级联动,建立长效心理健康服务机制
本次活动得到了校、院、班三级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形成了有效的联动机制。通过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支持,本次活动在四个校区得以顺利开展,为建立长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奠定了基础。未来,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三级联动的工作模式,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促进机制。
党支部将继续总结经验,充分发掘创新特色,融入学科专业特点,合理科学运用好人工智能技术,理论结合实践,更好地激发研究生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持续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社政学院“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重大战略下,打响支部“觅心知己”心理健康服务品牌,为服务复旦学生成长成才、上海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贡献复旦心理力量。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2023级应用心理专硕党支部开展
“心向暖阳·筑梦绽放”主题活动
(支部书记:方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