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组织推荐、资格审核、专家遴选等程序,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近日对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遴选结果进行公示,现已公示结束。
在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中,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以“学思践悟讲”五步法将新时代伟大变革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入选2025年度新时代伟大变革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案例。
完整名单及原文链接请点击此处
案例简介
新时代新征程上,复旦大学积极探索以大学生理论宣讲为重要载体,依托“学思践悟讲”五步法将新时代伟大变革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通过建设大学生理论宣讲团队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学+走+讲”学生理论学习与宣讲路径,使大学生在新时代伟大变革中既做学习者、受教育者,又当传播者、宣讲员,“理论+实践”以新时代伟大变革引领立德树人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形成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高校思政教育路径。
复旦大学于2002年成立博士生讲师团(简称“博讲团”),把学习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作为博讲团的主要功能,秉承“学以致用双向增进,宣传理论服务社会”的宗旨,组织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走进社区、大中小学、军营、企业等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各类学科知识。22年来,博讲团累计为各类机构和单位开展理论宣讲6600多场,覆盖受众将近73万人次。2019年,博讲团受邀赴北京面向中宣部机关及直属单位600余位干部开展宣讲,系统总结以大学生理论宣讲推进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和学习好宣讲好新时代伟大成就的经验做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回信以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按照“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的嘱托,进一步凝练出“学思践悟讲”五步法,通过打造大学生理论宣讲队伍,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了知识的社会服务功能,辐射带动更多高校建设宣讲团队,真正实现“扎根校内、服务上海、辐射全国、延伸海外”,展现出较强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
“学”以致用,提升理论素养。复旦大学依托校内外资源开展常态化长效化育人,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开展时政讲座,选派学生参与专题学习研讨会等,让学生讲师在深化对国家大事和时代脉搏的理解中进一步学懂、学深、学透,不断提升大学生宣讲员的理想信念、专业素养和宣讲水平。
“思”深虑远,反复打磨课程。通过“学思践悟讲”模式,大学生宣讲员学深一层、先学一步,并通过集体备课交流和课程打磨,形成“多轮学习、多方把关、多次磨课”为一体的宣讲课程建设模式,并邀请讲师专家及朋辈间优秀讲师进行定期指导,让大学生更好地通过宣讲服务社会所需。
“践”行合一,开展实践研学。每年寒暑假,复旦大学通过常态化地组织学生讲师学习参访、田野调查、收集案例,在基层一线的学习调研中了解国情民情,提升家国情怀。
“悟”道明理,在基层宣讲中教学相长。在实践研学的基础上,“学思践悟讲”在输出端“讲”之前,着重引导学生宣讲员挖掘基层的鲜活案例,将其作为理论学习和宣讲的重要支撑。
“讲”述传播,实现宣讲与学习的“双向增进”。在“学思践悟”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基础上,将深刻的理解和坚定的信念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宣讲内容,用鲜活生动的话语和形式把理论逻辑讲准确,用事实数据和典型事实把观点道理讲透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