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2024年度分团星级评定答辩在邯郸校区袁成英楼203会议室顺利召开。各分团从组织建设、理论宣讲、基层辐射和品牌建设等维度,系统梳理年度工作成效,重点展示在坚定理想信念、创新传播体系、提升服务效能等领域的特色成果。
2024年度分团星级评定结果公示
经现场陈述、专家提问及综合评审,形成2024年度分团星级评定结果,公示如下:
公示期为3月28日—4月1日,若有异议,请书面反馈至fdjst@fudan.edu.cn。
分团风采
“生”动科普,团结新青年
“音”领征程,献礼新百廿
——生命科学学院 “生音”青年讲师团
“生音”青年讲师团由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党总支指导建立,受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党总支和博士生讲师团指导,下设综合事务部、课程管理部和外联宣传部三个部门,共有讲师51人,其中运营团队15人。讲师团以“团结青年力量,传递青年之声,讲好生科故事”为宗旨,以打造一系列具有专业特色的科普宣讲课程为建设目标,服务老、青、少不同年龄阶层的群体,开展理论宣讲课4门、专题科普课84门、场馆思政课2门。做到线上线下多地联动,广泛开展针对性科普授课,2024年度,累计开展各类宣讲122场,受众3000余人,荣获复旦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优秀重点项目、新江湾城街道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等,学以致用双向增进,科学科普服务社会。
微炬明道 芯火相传
——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 “芯创”讲师团
芯创讲师团建团于2020年11月,是一支以开展集成电路知识科普为主要方向,由专家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公益团体。目前,拥有在籍本硕博讲师共计48名,十余位专家教授指导。讲师团力求社会群体特别是青少年了解集成电路知识,了解国家集成电路发展战略,吸引更多的人才主动投身于集成电路领域。2024年度,更新“芯片科普”“学科融合”“创芯社团”“发展奋斗”“创意实践”等五大系列课程,开展15门新课,涵盖人工智能、实践等;科普100余次,线下覆盖听众数量近5000人次。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布局,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动手实践等开展多维度科普工作,服务社会对于集成电路、AI领域等复合型人才的旺盛需求,助力实现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端口前置,为国家培养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优秀人才。
宣讲理论 守正创新
弘扬法治 服务社会
——法学院 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
法学院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成立于2020年12月,是全国高校中首批成立的习近平法治思想青年理论宣讲团之一。讲师团成立以来,立足法学专业,以理论宣讲为核心,围绕党的基本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党纪、国家重要法治实践和重大法治热点,面向校内外广泛开展青年志愿理论宣讲。本分团累计培养志愿理论宣讲讲师75名,其中1名获得博士生讲师团明星讲师,课程主题涵盖“党的二十大精神”“宪法知识”“权益保护”等,已在校内外开展理论宣讲169场次,累计听众超13000人次。2024年度,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海法治时刻”“民法典”“校规校纪”等专题新建8门课程,通过“示范讲稿、示范课件、统一备课、分众宣讲”的模式,积极开展志愿理论宣讲和普法宣传活动。
扬国风华,传史之韵:
做政治+历史的好讲师
——历史学系 国史宣讲团
历史学系国史宣讲团在历史学系党委指导下于2019年成立,现有课程37门,在编讲师34人,其专业和年级多样,共有5人获评博士生讲师团明星讲师,1人获评博士生讲师团金牌讲师。2024年度,累计宣讲106次,覆盖受众近7000人次,依托专业优势,以“政治引领”与“历史科普”为核心,讲述党史、国史、时事政治、优秀文化,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思想领航的重要作用。同时,积极探索校内外合作共建,创新“一课双建”“专题汇报会”“薪火相传”工程、“行走中的思政课”实践研学等工作机制,引导广大青年树立坚定的政治理想、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念,受到学校师生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薪火相传 声生不息
——新闻学院 “薪传”讲师团
新闻学院“薪传”讲师团成立于2021年,是由新闻学院党委领导、博士生讲师团指导的青年理论宣讲团体。讲师团立足于本院新闻传播学科特色,秉承“好学力行”院训精神,坚持“以理服人、以史增信、以传入行”的团队理念,搭建起全方位课程体系,推陈出新,与时俱进。采取“集体备课、预约授课”的工作模式,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热点开设理论学习课程,依托陈望道老系主任为代表的红色资源开设专题课程,同时关注新传学科视野,推出专业特色课程,共计28门。2024年度,讲师团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宣讲共计49次,宣讲覆盖人数突破3000人次,两门金牌课程宣讲10次以上,宣讲足迹涉及全国8个省市,将优质的课程推广至社区、企业、博物馆、中小学等,展现新闻人的卓越风采与专业能力。
赓续百年政心
青春笃行致远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国箴务实”讲师团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箴务实”讲师团,成立于2020年11月,是博士生讲师团的院级分团。累计发展讲师48人,开设课程49门,现有讲师12人,连续多年获得四星级评级,讲课足迹遍布上海市5个区和山东省3个市;2024年度,新建课程7门、在建课程4门,共开展校内外宣讲21次,覆盖受众1256余人次。讲师团始终秉持“以学为先、以讲促学、讲学相长”的总体建设思路,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院优势资源,力求发挥政治学学科集群特色,围绕校史、院史和学科史开发系列课程,设有《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基层治理:以民主促进治理,以治理实践民主》《从脱贫攻坚到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等特色课程。
践行科普惠民初心
推进健康中国行动
——附属肿瘤医院 肿瘤防治博士宣讲团
肿瘤防治博士宣讲团成立于2021年4月,汇聚了来自肿瘤学及相关学科的医学青年,依托专业优势,坚守惠民初心,矢志不渝地走在“科研抗癌、科普防癌”前线,勇担时代重任。2024年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整合院校教育科普资源,开展包括科普讲座、义诊咨询、技能培训等丰富多彩的肿瘤防治科普志愿活动,开展20余场科普宣讲,惠及人群2000余人,团队志愿服务时长逾1500小时,获得多项省市级奖项。讲师团秉承“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的理念,不断拓宽高校附属医院实践育人的新场域,展现新时代医学青年的卓越风貌,助力健康中国行动的落地生根。
学以致用,服务人群
——药学院 “法莫西”学生讲师团
“法莫西”学生讲师团成立于2020年12月,是—支由药学院师生共同组成的社会志愿服务宣讲组织,作为优秀宣讲社团被吸纳为博士生讲师团院系分团,讲师团以“校社联动、学以致用、奉献社会”为宗旨,组织药学院学生发挥专业优势,走出校园,开展医药科普社会服务,打造高校医药志愿服务城市品牌。现有指导教师8名,在籍讲师 49名,培育56门高质量科普课程,已组织讲师深入高校、中小学、社区街道、企业、农村等累计开展科普宣讲90余场,覆盖受众超10000人次,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未来将用活分团的原创角色、改造策划10余门热门和实用课,利用真人解说与方言科普,增加科普通俗性,提高渗透率,并投放4大平台,积极探索线上宣讲模式。
坚持学思践悟
传播环境之声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BEAD水滴宣讲团
水滴宣讲团成立于2019年,始终践行“学以致讲—以讲促学—讲学相长”的理念与“1+N”备课机制。讲师们坚持学思践悟,聚焦国家需要与社会热点,致力于将复杂难解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浅显易懂的科普课程的学生宣讲队伍;强化使命担当,通过校地联动拓宽合作场域,传递环保理念,培养具有环保意识的时代新人;奋力开拓创新,扎根专业基础,发挥学科优势,探索多元、创新的宣讲内容形式和品牌宣传路径。现已培育讲师73人,孵化53门科普课程,主题涵盖“碳达峰碳中和”“气候变化与健康适应”“环境健康风险防范”等,2024年度,招募 11名新讲师、筹备 10门全新课程。讲师足迹遍布上海、重庆、江苏、福建、浙江等省市十余个城市,宣讲受众线上线下累计服务数十万人。
懂外语,知党史
砺初心,见行动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习近平文化思想宣讲团
外文学院习近平文化思想宣讲团成立于2022年3月,以“立足中国红,放眼世界外”为建团理念,积极探索“外语+”宣讲、服务、实践、调研新模式,致力于创新构建“红色理论+外文学科”特色宣讲共同体。宣讲团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开发课程共46门,培养讲师55人。2024年度,累计授课28次,参与开展12项实践项目,总志愿服务时长达300小时,并与江湾城街道城投宽庭社区青年夜校达成合作,共建“青年演说家”品牌课程。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宣讲团将进一步通过“AI+外语”“AI+思政”多媒介,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展示中国红色文化与新时代风貌。
强国追梦育“材”子
——材料科学系 “有材有料”青年科普讲师团
“有材有料”青年科普讲师团是材料科学系打造的科普公益团队,成立于2021年,由材料科学系硕博生组成,全讲师团共28人,讲师25名,包含运营团队成员,指导教师3名,依托专业学科优势,致力于将材料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易懂的课程。团队聚焦“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等国家战略,开设生活中的材料、材料科学前沿、科技自立自强三大板块课程,已上线课程18门,其中互动实践课程5门,通过实验互动、案例解析等形式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足迹覆盖上海、云南等四省市的二十多个中小学、社区街道和科普基地,培植科研报国之种,形成“科普入门+专业深化+热点追踪”体系。
医道初心,科普践行
——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生科普讲师团
中山医院研究生科普讲师团由中山医院研究生会与2018级博士生党支部共同牵头,成立于2018年10月的志愿科普团队,在籍研究生讲师28名,硕士生2名,博士生26名。截至目前,讲师团已经为超过3000人次的听众提供了专业的科普讲座,致力于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医学知识服务,以满足广大受众的医疗需求。讲师团宗旨是“于中山有所学,于社会有所为”,秉承着服务社会的理念,未来将继续努力,为更多人提供专业的医学科普服务,促进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
将科学理论化为生动课堂
将物理实验融入生活实践
——物理学系 “格物明理”讲师团
博士生讲师团物理学系“格物明理”分团成立于2019年。讲师团始终秉承“学理贯通、躬行致远”的宗旨,努力将科学理论化为生动课堂,将物理实验融入生活实践。现有核心讲师27名,2024年度积极吸纳4名新成员,建设专业知识课程48门、理论课程3门。过去五年里,积极投身大中小一体化专业化课后服务,以“明理课堂”“物理人志”“前沿讲座”“求真讲堂”系列科普课程为主打品牌,形成科普教育与专业启蒙相结合的内容矩阵。未来,将继续在深耕科普宣讲的道路上勇毅前行,打造“讲好党的故事、弘扬科学精神”的先进宣讲团队。
以形上之思,促文化建设
——哲学学院 博士生讲师团
哲学学院博士生讲师团成立于2023年,现有讲师18人。2024年度,新增讲师3人,新增课程3门,宣讲合计共42次,覆盖超2000人次。讲师涵盖学院六大专业,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为核心,建立起党的理论宣传和哲学公共教育两大板块。其中党的理论宣传类课程12门,哲学公共教育类课程17门,合计共29门课程。讲师团始终以“扎根学术、守护思想、走出书斋、服务社会”为宗旨,重视讲师专业素质培养,定期为讲师组织培训会和集体备课会,提高课程质量。同时,鼓励讲师参与社会实践,与杨浦区五角场四平路街道党支部,宝山区高境镇党群服务中心,虹口区曲阳路街道“初心·高兴”理论宣讲团及杨浦区学悦风咏书社等基层单位和社会组织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持续完善分团年度星级评定考核体系,旨在促进校院联动的互访互学,共享金点子好办法新灵感,统筹推进分团组织建设规范化、讲师培养专业化与课程开发体系化,并对上一年度表现优异的分团予以表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