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远”计划 | 以宣讲服务人民城市建设,“星火”队在实践中感悟初心使命,做回信精神的忠实践行者

发布者:李论发布时间:2025-04-23浏览次数:1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初心使命也是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在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之际,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星火”队)带着如何以理论宣讲服务人民城市建设的思考,赴浙江嘉兴、上海等地开展2024年秋季学期“行远计划”社会实践。


初心未改:为人民而生,百年大党正青春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在嘉兴红船、中共一大会址,“星火”队员们身临其境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光荣历史。

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在南湖红船、南湖革命纪念馆,队员们专心聆听讲解,仔细观摩展陈,感受着每一件展品背后党从人民中来、为人民而生的历程。“从这叶小船走向全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无数的艰苦磨难与奉献牺牲。我们应牢记初心使命,走好脚下路、坚定未来路。”“星火”队预备队员、文献信息中心2024级硕士生应栩钒感慨道。

星火”队员参访嘉兴南湖红船

 “星火”队员参访南湖革命纪念馆

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及会址,队员们感受着党的创业维艰、奋斗以成。“筚路蓝缕,百年奋斗,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的自豪感更加强烈,也让我笃定强国壮志,必以青春之小我建设青春中国。”“星火”队预备队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级本科生向绪文说。

星火”队员参访中共一大纪念馆

青年人在时代中肩负着怎样的使命?队员们来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走近百年前进步青年们汇聚于此,建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峥嵘岁月。“星火”队预备队员、哲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陈梓培表示:“在这些年轻人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于党的深切热爱和坚定追随,看到了他们追寻救国救民之路的理想与担当。这是一代代青年人交出的不变答卷。”百年中国青年运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将个人理想与党和人民的需要紧紧相联,也激励队员们续写好为民奋斗的崭新篇章。

星火”队员参访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



恒心不移:为人民服务,漫天“星火”正青春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以宣讲服务人民城市建设,是“星火”队一以贯之的使命。本次“行远计划”中,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与座谈交流,在人民城市大课堂中汲取养分,思考如何以理论宣讲与红色文化传播更好服务人民群众所需。

在“南湖·1921”红色专列上,队员们细致观摩了列车上精心设计的红色文化展陈,感受到厚重的红色历史鲜活生动地呈现在面前。“沉浸式体验等创新模式能够以更贴近当代人感知的形式,让红色文化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我们也要寻找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更加生动地讲好望老追寻真理的故事。”“星火”队预备队员、高等教育研究所2024级硕士生王孟婕说。


 “星火”队员与“南湖·1921”红色专列特色设计合影留念

 

星火”队员观摩“南湖·1921”红色专列车厢特展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到月河历史街区参访江南水乡文化保护与传承前,“星火”队队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生熊思琪在巴士车上为队员们讲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脉络与内涵,带来一堂“行走中的思政课”。2022年以来,“星火”队联合校博士生讲师团持续开展红色巴士,把“宣讲台”搬上巴士车,以城为书、以车为媒,把碎片时间转化为理论学习的“金角银边”。队员们一路走、一路学、一路讲,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调研中发现人民真实的生活需求,挖掘党的创新理论的鲜活素材。



星火”队员在实践途中开展“红色巴士”微宣讲

如何以红色资源更好服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满足青少年儿童的需求?“星火”队预备队员、药学院2021级本科生杨宪诚在持续思考探索。在与南湖革命纪念馆讲解员老师的座谈交流中,面对他的提问,纪念馆宣教部主任袁晶分享了场馆打造“红船小讲解”志愿服务品牌的经验:“我们探索根植红色基因的新路径,以暑期夏令营为载体,设计了学习培训、情景剧排演和上岗考核等环节,编写符合青少年语言思维的党史知识材料,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小讲解员’,在他们心中根植红色基因。”此外,队员们还与讲解员老师们就如何开展讲解员培训、如何针对不同群体设计讲解词、如何在讲解中灵活掌控时间、如何运用数字化技术提升传播效果等话题展开了经验分享与探讨交流。

 “星火”队员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座谈交流


忠心不渝:因人民而兴,理“响”申城正青春

看一百年的中国去上海”。上海以飞快的发展速度和兴盛的繁荣程度,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光荣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城、梦想之城,成为沪上新名片。

向历史深处寻找,“星火”队参访与《宣言》中译紧密相关的又新印刷所和中华艺术大学旧址。取意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又新印刷所,曾经承印了《共产党宣言》《新青年》《劳动界》等诸多进步刊物,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间的广泛传播。“眼前复原的手扳式印刷机,与我脑海中《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错印的故事相互重合。”“星火”队预备队员、新闻学院2021级本科生姚舟怡感慨,“20世纪的上海,见证了信仰与历史的起点。”

在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地的中华艺术大学旧址,队员们了解先进知识分子们为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推动服务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广泛传播所作的不懈努力。“星火”队预备队员、中国语言文学系2021级本科生伏羲表示:“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从根本上回答了文化的来源问题,只有人民群众才是文化的真正主体。我希望结合我的专业特长,以文字、文学服务人民,也以‘理’响的力量讲述好光荣之城的故事。”

 “星火”队员围观复原场景的印刷设备

 “星火”队员参访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

人民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上海这座城市不断探索前行的落脚点。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日前给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对人民城市建设提出殷切期望。“星火”队走进“人民的城市——上海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主题展,深悟“人民城市”理念,找寻“星火”的服务坐标。

星火”队员参访“人民的城市”主题展

以人民群众的身边事为主线,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与沉浸式展厅设计以细腻笔触勾勒出群众生活中的美好变化,引导着队员们从基层党建、人民福祉、城市管理、文化生活等多方面感受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的图景。“星火”队预备队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硕士生梅文婷感慨:“我看到了自己非常熟悉的‘随申办’,也了解了多层次租赁供应体系。在这些具体实践中,老百姓获得的是实实在在的便利感、幸福感。我也深深感受到了上海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厚情怀和城市管理温度。”同时,她也表示,自己会将本次参观体会融入正在筹备的宣讲课程中。

 “星火”队员体验学习“人民的城市”主题展展陈

面向未来,“星火”队将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继续锤炼以宣讲服务人民城市建设的过硬本领,发挥专长、服务群众,把为民服务作为队伍不懈追求,以守正创新的理论宣讲为人民城市建设持续贡献 “星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