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研究生党支部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研究生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激发党建活力和引领力,2024年下半年,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面向全校研究生党支部开展研究生党建创新资助计划,鼓励各研究生党支部结合自身特色优势,融入学科专业特点,积极推动党建成果转化为育人实效。
本篇展示的是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化学系2023级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化学系2023级研究生第二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十四党支部联合开展的“探红树北移梦,践行种子精神”——钟扬红树林基地“行走中的思政课”建设实践。
在上海临港的滩涂边,有一片小树苗悄悄长高了一些,它们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是献给上海“未来的礼物”,这片小树苗就是“红树”。而将这些“海岸卫士”引种到上海东南角的,就是钟扬教授和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一个基因可以为一个国家带来希望,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钟扬教授的“种子精神”感染了无数人。
时维深秋,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化学系2023级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化学系2023级研究生第二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十四党支部在复旦大学红树林临港实验基地联合开展组织生活,讲好这堂行走中的思政课,共同传承“种子精神”。
巴士车上讲党课,移动的课堂深入人心
“大家知道‘红树’为什么会被冠以‘红’这个名字吗?这是因为大多数红树植物内富含单宁酸,单宁酸遇到空气会被氧化变红,使其木材常呈红色,‘红树’之名也就由此而来。”在巴士车行进间,来自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硕士生欧阳胜正为大家详细科普“红树”的相关知识。
桐花树、秋茄、无瓣海桑……“原来我们常说的红树植物有这么多种!”化学系2023级硕士生奚宇涵感慨道,而类似这样的科普讲解,以欧阳胜为代表的复旦大学红树林科普驿站的志愿者们每个月都会开展多次。
复旦红树林科普驿站,也是“强国之路”思政大课实践基地
“钟老师一生有很多梦想,这些梦想都和‘种子’有关。在西藏工作的16年间,钟老师收集到了几千万颗种子,行走40多万公里。从收集植物种子,到做科研、做科普、传播科学研究的种子,到作为党员身体力行在更多人心中播撒梦想的种子。”
“回顾历史,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向科学进军、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
伴随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博士生徐思源和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博士生蔡薛文的讲述,历史与现实似乎实现了交织融合,一代代青年人身上所体现的“国之大者”在真实的历史实践中更显具像化与生命力。
实验基地悟真理,行走的思政课润物无声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红树植物!”见到眼前整整齐齐的小树苗,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博士生刘诗成开心地说。亲自采集红树果实、种植红树幼苗,支部党员同志们都很期待这批树苗茁壮成长、汇聚成林的一天。
“刚才我们认真听老师和同学为我们介绍了红树的相关知识,现在自己亲手采集果实更让我切实体验到了培育红树的不易。”化学系2021级直博生黄碧彦如是说道。
同学们在红树团队成员带领下采摘桐花树果实
“大家有听过‘胎生’的植物吗?‘红树植物’就是典型的‘胎生’植物。”在复旦大学红树林临港实验基地,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复旦“红树北移”团队负责人南蓬老师为来自三个院系的同学们介绍红树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红树北移”项目的前世今生。
复旦“红树北移”团队负责人南蓬
“在种植红树的过程中,钟扬老师其实遭遇过很多的困难。例如,红树怕冷,上海的纬度比较高,刚种下去的时候还遭遇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寒潮,红树成活率很低;还有种植经验不足,种植红树要灌水,水多了水少了都活不了。但即使遇到了这么多困难,钟老师始终没有退缩过,他的目标是用50年左右的时间培育出适合在上海生长的红树林,我们团队也始终坚持一定要圆钟老师的梦。”一遍又一遍地选苗、栽种、换种、修剪,在团队辛勤工作下,他们向世人证明:红树北移,是梦想而不是猜想!
红树在临港扎根落户离不开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
听着南蓬老师的讲述,如果按50年计算,还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员接续努力。但是就像钟扬教授所说的那样,他和团队收集的这些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而受到“种子精神”感召的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也将像一粒粒种子,接续奋斗,生生不息。
复旦大学红树林临港实验基地参访纪实
据悉,本次面向全校研究生党支部开展的秋季党建创新资助计划共收到87个研究生党支部申报,最终确定立项16个项目,此次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研究生第三党支部牵头开展的钟扬红树林基地“行走中的思政课”建设实践即为其中亮点项目之一。结合不同支部特点及专业特色,本次创新资助计划共设置4个主题方向开放申报,鼓励各研究生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与实干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以“AI+”赋能高质量科技创新发展,精心设计、统筹谋划,以实际行动促进研究生党建提质增效,开创党建引领研究生成长成才新局面。
来源 |复旦生音
编辑丨廖 杨 梁 誉
审核丨黄子寒 顾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