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三好”研究生导学团队|赵东元院士团队:把科学精神播撒在中国大地上

发布者:谢袁欣发布时间:2023-05-29浏览次数:31

    赵东元院士领衔的功能介孔材料课题组二十五年来坚持创新,久久为功,深耕介孔材料的设计组装思想。赵院士将立德树人与学术传承相融合,引导学生将科学精神播撒在中国大地上,发明了19种以“复旦(FDU)”命名的有序介孔材料,使我国在该领域跃居世界领先地位。科研成果《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赵东元院士先后培养毕业生62人,其中三名博士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养出一批杰出的青年学者,团队也逐渐发展为一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从0到10”全过程创新,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勇闯“无人区”的队伍。团队成员屡获复旦大学校长奖、“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学术之星”特等奖等荣誉,累计发表论文800余篇,引用逾14万次。

    

一、平地高楼:赤子心报国志

    课题组导师赵东元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介观结构材料协会主席。赵院士1998年海外学成归国,进入复旦大学化学系工作。他立足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本职,把祖国化学科学发展视为己任,把个人理想能够融于国家进步引为荣耀,在国际材料学领域第一梯队发出了中国声音——“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和文化,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更要进一步把科学精神写在中国大地上。基础科研人员应该在更多的领域用中国人的名字命名,来弘扬中国人的自信。”一名人民教师、一名科研工作者、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是赵东元老师对自己的三个角色定位。归国二十载,他每周工作80个小时以上,为师乐教、为学善导,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在介孔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原创性突破性成果,培养了一大批青年英才。

    他带领着功能介孔材料课题组提出了单元分步组装机理,提出了“酸碱对”、“界面组装”理论,研发出热稳定、大孔径、高度有序的新型多功能“FDU(复旦)”系列介孔材料,在介孔分子筛结构、外貌控制及多相组装机理等方面形成独特见解。这不仅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在介观科学领域留下了“中国创造”;而且将介孔材料家族从单一的氧化硅拓展为包含高分子、碳、金属氧化物、磷酸盐的丰富体系,为生物医用、能源存储转化等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可能,为介孔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赵院士率团队发表SCI论文800余篇,撰写专著2部,论文引用次数超14万次。赵院士是近十年前百位全球引用率最高的化学家,连续多年位列全球化学、材料两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目前任美国化学会ACS Central Science执行主编、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副主编,以及十多家国际刊物的编委、顾问编委,在国际国内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学术声望和学术影响力。

    赵东元院士领衔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项目,原创性提出了有机-有机自组装思想,创制了有序功能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揭示了介孔独特的物质输运和界面反应规律,获得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团队导师还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Khwarizmi 国际奖,首届中国分子筛成就奖,TWAS 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际介观结构协会成就奖等。课题组曾荣获国家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称号。田博之博士、余承忠博士、范杰博士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课题组成员屡获复旦大学校长奖、“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学术之星”特等奖等荣誉。

二、润物春风:垂师德育英才

    赵东元院士是一位杰出科学家,但在学生心目中,他更是一位谆谆教导、以身垂范的老师。

    立德树人是他教书育人的根本遵循。他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作为导师尽最大限度支持课题组中每一位学生,给予科研条件的支持和学业的引导。“24小时在线”是学生们对导师授教的生动描摹,忘我投入、只争朝夕,经常以实验室为家,出国出差仍会通过邮件等方式与学生交流答疑。“论文不厌百遍改”是赵老师传授学生的治学准则,学生的文章他都一字一字改、一章一章过,大到思路逻辑,小到拼写标点,全部仔细标记批注,反反复复直至达到要求才准允投稿。在课题组的陈列室,如数保存着这些厚重的论文修改稿、一手的原始实验记录本,这是课题组扎实严谨优秀学风的最好见证,也是二十五年来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动力源泉。赵老师爱生如子,细致入微,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解除学生学业上的后顾之忧。有学生运动受伤,赵老师连夜联系手术、垫付费用;有学生状态低沉,赵老师赶到宿舍谈心开导、化解心结。赵老师以自己学术造诣、人格风范、献身科学的精神影响学生,树立榜样,引领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鼓励创新是他培养学生的核心理念。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他坚持“授之以渔”思想,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判断力和洞察力,对科学问题的把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力。课题组有一个默契,交流课题进展时,除了常规的背景、设计、结论等部分,每一位同学都会自觉汇报“创新点”和“集中解决的问题”两方面内容,把创新研究作为共同追求。赵老师要求学生要学会“另辟蹊径”“打破固有经验”“透过现象看本质”,自己也身体力行、一以贯之。他经常说:“创新就是不随波逐流,多提问题。若是无解,那便可能是研究的方向。”“创新是科研的灵魂。做科研一定要牢记与众不同,创新创造!”他对待科研一丝不苟的精神、对科学问题独到精辟的理解、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科研作风、高昂而富有激情的科研热情令学生们印象深刻,受益良多。

    因材施教是他培育学生的重要方法。在他看来,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动手能力强、有的则长于理论,只有充分考虑和发挥学生各自的特点,才能使他们科研做得更好,今后的科研路程走得更远。在分配课题任务时,他总是先征求学生看法、了解学生意愿。不管多忙,赵老师课题组组会都坚持“三不”原则,时间不能减少、质量不能马虎、讨论不能浅尝辄止,“组会堪比学术研讨”。赵老师经常邀请国际学术“大咖”来给学生做讲座,邀请国内外专家来课题组访问,为学生提供和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近距离感受一流科学家风采,领略前沿科学的精彩,鼓励学生进行学术研究上的探讨和交锋。

    教学相长是他一直坚持的教学原则。2003年以来他一直坚持为本科生讲授专业基础课“普通化学”,从未间断。人在外地,必须连夜飞回,为了上课,手术可以推迟。即使前一天刚刚登上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奖台,第二天一早也会一刻不停赶回上海,如约出现在复旦的讲台。赵老师的学术写作系列讲座更是在全校范围颇有口碑,人气高涨,每年都用“干货满满”的整整三个下午,向所有理工研究生讲解剖析撰写文章诀窍,绘制科研图表的关键,第一次学术投稿的注意事宜等,旁征博引,不遗余力地向同学们传授自己的宝贵经验。偌大的场地往往连走廊过道都坐满了同学,即使疫情期间也以线上直播形式如期而至,受益学生超千人。

三、跬步千里:绘蓝图领劲楫

    赵院士始终把发挥先进性、带动身边人的职责落实在教学科研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以对科研的执著追求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师生。他常说,与老一辈学者相比,我们经历了更好的成长环境和全面系统的学术训练,更加自信、更加开放、更有活力,二三十岁正是科研思想形成的时期,正是创造力旺盛的时期,科学研究需要坚定的意志、需要自我更新不断怀疑的精神。面对新时代对化学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课题组协作革新,不断突破,既丰富了单胶束为基元的介观组装新理论,又辐射出星罗棋布的介孔材料研发新动脉。

    赵东元老师注重科研梯队的建设和青年人才的培养,始终关注年轻师生的学习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指导和尽可能丰富的机遇平台。除了学习阶段的教育指导,在学生和青年老师面临职业发展规划、研究方向选择、深造学习安排等困惑时,积极给予中肯建议、提供帮助。他深受学生爱戴,多次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本科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上海市“四有”好教师称号。

    在团队建设中,赵院士不仅悉心指导青年教师和学生如何开展研究,更经常教导青年人要真正热爱科学研究,并在科学研究中为国家作出贡献。他鼓励团队学生把成才梦融于中国梦,在实践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施展才华、奋发作为。课题组毕业生遍布海内外祖国建设需要的重要先进材料研究领域,灿若繁星。无论身处何方,他们都体现着中国青年科研工作者“有为、能为、善为”的精神风貌。近年来,魏勇、兰坤、赵玉娟、马玉柱等优秀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和时代号召,赴偏远地区、基层、国家重点单位就业。他们从纳米世界走向广阔天地,携科学精神踏遍大美河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继续书写课题组的奋发篇章。

    海不辞水成其深。优异成绩的秘籍,在于赵东元院士功能介孔材料课题组人才培养细心、学术研究潜心、文化建设齐心的导学模式——矢志于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事业,朝乾夕惕,志远如云,赤子情怀,唯系作育英才、恢廓学风、攀登高峰。课题组成员团结协作,瞄准国家战略需要,在“深水区”“无人区”接力创新,在科研最前沿实现中国突破,发出复旦强音,展现着新时代国际顶级科研团队的杰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