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师生合影
陈明明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MPA导师,于201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兼任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上海政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统战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专家委员会主任;曾任复旦大学政治学系主任、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和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包括政治学理论、中国政府与政治、当代中国政治史研究、政党与国家建设专题。已出版个人专著3部、编著27部。近五年先后获得2017年度“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系列研究立项资助,2019年度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立项资助,上海市第十三、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2018)和一等奖(2019),2020年复旦大学“钟扬式”好老师等。
团队导师陈明明教授
一、学术为本,求真求实
陈老师以历史视角切入,操庖丁之刀解析中国政治的筋骨与风韵,一方面聚焦于党与国家关系问题,另一方面着眼于当代中国政治史的研究拓展。陈老师坚持做本土化研究,长期担任《复旦政治学评论》(CSSCI来源集刊)主编,以推动中国政治研究的发展为目标,使期刊得到了学界同仁的一致认可。同时,陈老师是“一个有责任意识有家国情怀的读书人”,担任统战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专家委员会主任,主编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统战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研究丛书《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前沿》(2016-2019),开展有关统战理论重点课题研究,向中央统战部及上海市委提供有关统战理论的方针政策咨询。
陈老师致力于使中国政治研究能够超越具体的、局部的经验叙事层次,发掘出政治科学和政治理论的一般性、普遍性的知识,在问题意识、学科意识、研究章法上均对当代中国政治学作出了重要贡献。陈老师的专著《在革命与现代化之间——关于党治国家的一个观察与讨论》韩文版2019年由成均中国研究所在韩出版;论文《双重逻辑交互作用中的党治与法治》入选上海市社联2019年度“十大推介论文”;论文《当代中国政治史研究的学科视野与问题意识》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学科学术奖论文类一等奖;论文《作为一种政治形态的政党-国家及其对中国国家建设的意义》获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课题“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研究”获得2019年度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立项资助;课题“政治中的军队:革命化与现代化的双重变奏”入选2017年度“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系列研究项目。
近年来,团队成员李辉承担2021年度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善党和国家权力监督理论体系与制度创新研究”;汪仕凯承担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探索实践和经验研究”;王向民承担2019年度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百年来中国政治学史研究”;郑维伟承担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研究”。成员陈宇博士后入选2020年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袁超博士后的“干部选拔任用中的‘逆淘汰现象及其治理研究’”课题入选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崔涵冰博士后的“法治中国背景下超大城市构建法治社会的策略研究与评估设计”课题获得2017年度上海市社科立项资助;张佳威博士入选2019年国务学院卓越博士生培养计划候选人,被评为2020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近5年来,陈明明教授及团队成员陈宇博士后、崔涵冰博士后、程文侠博士、张佳威博士、王志鹏博士、李松博士、沈大伟博士等人在《中共党史研究》、《学海》、《社会》、《江苏社会科学》、《复旦政治学评论》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优秀论文二十余篇。
团队部分学术成果
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陈老师对学生的培养与帮助从课堂讲学开始,强调学生的扎实阅读与独立思考,课前划分专题、开列书单、提挈要点,课上鼓励同学发言、适时引导追问,作结时既能旁征博引又能严谨求实。如今,陈老师已于国务学院政治学系从教25年,曾先后为本科生开设《政治学原理》、《发展政治学》、《中国社会政治分析》等政治学专业核心课程,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比较政治制度》、《政治学理论》、《中国社会政治分析》《政治学著作选读》等学位专业课。从教期间,共指导硕士生40名,在读4名,毕业36名;指导博士研究生35名,在读11名,毕业24名。每一位学子对学术的热情及对问题的求索,都因陈老师的讲学,受益匪浅。现于华东政法大学从教的汪仕凯教授说:“陈老师一直对我们讲,做学术首先应该认识你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术道路。你是谁?你的优势是什么?你喜欢什么样的研究?”正是这样简单又深刻的话语,让学子们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人生追求。于秋兰老师提到:“2014年我申请上海市学术出版资助项目中标,我的博士论文《制度变革与国家转型》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陈老师给该书撰写了题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万言长序”。话语与文字中流淌的,正是陈老师对学生的提点、爱护与支持。紧跟学术热点,把握重要命题。陈老师也非常看重学生对政治学领域重要问题的把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前沿会议和重要论坛。
三、德才兼备,本土情怀
在陈老师的谦逊儒雅、严谨求实品质的感召下,整个导学团队形成了品学兼优、德才兼备、亲如一家、扎根本土的氛围。老师常说,“学术与做人都要走正途,不能剑走偏锋”,学术没有捷径,唯有孜孜以求,贵专贵精。正是在陈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潜心学术、认真坚持、严谨踏实成为了团队文化的基础。
在陈老师的培育下,师生之间、同门之间形成了亦师亦友、共同进步的学术氛围。每个月陈老师都会组织在校博士生全体参与组会,在会议上,大家分主题发言,轮流汇报自己的博士论文研究情况,集思广益、互相督促。陈老师还多次组织课题组研讨会、在完成课题的基础上就相关问题开展研讨。
扎根本土,传承复旦政治学的红色基因。陈老师从自己长期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体会出发,不仅悉心培养学生,更是希望学生能够传承复旦政治学的红色基因和治学传统。同时,从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出发,陈老师还强调思想走在学术的前面,整体的分析框架要重于研究的技巧,问题意识始终不离价值关怀。
四、桃李芬芳,薪火相传
陈老师的耐心指导和悉心培育,促进了毕业生在全国各高校及其他岗位上发光发热,如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李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白红义、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副主任赵萍丽、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王向民、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汪仕凯、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崔涵冰、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郑维伟、上海外国语大学国关学院副教授郝诗楠、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讲师杜欢、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讲师周顺、上海社科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束赟、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杜何琪、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杜佳丽、上海财经大学讲师李亚丁、中央党校讲师谢天、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张佳威、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后程文侠等。
在校研究生也在陈老师的引导及良好的文化氛围中表现优异。盖群同学获评2019年度全国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三等奖,王智灏同学获评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生学术论坛三等奖,黄秋蓉同学获得博士生优秀学业奖学金并被评为优秀助教,沈大伟、梅文婷同学获评复旦大学优秀学生。
团队展评会现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