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三好“研究生导学团队 | 虞先濬教授团队:科研服务临床 育人注重创新!

发布者:王书宜发布时间:2021-05-13浏览次数:1265


团队师生合影


团队导师虞先濬教授为外科学和肿瘤学双学科博士生导师,目前担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上海市及复旦大学胰腺肿瘤研究所所长,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工匠、复旦大学首届名医工程入选者。在临床工作中,虞先濬教授兢兢业业、医德高尚,2018年大型医疗类纪录片《人间世》第二季第九集《浪潮》真实还原了他全心全意为患者排忧解难的热诚之心;在科研教学中,虞先濬教授恪守学术规范、治学严谨,带领团队努力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造福胰腺肿瘤患者的研究成果;在三全育人中,虞先濬教授注重师德传承,时刻关心学生成长,连续7年获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优秀博士生导师。


团队导师虞先濬教授


一、坚持“基础研究+临床转化”,在攻克“癌中之王”中勇攀学术高峰

团队主要从事胰腺肿瘤临床基础转化研究,虞先濬教授及三位青年医师带领学生针对胰腺恶性肿瘤临床诊治难点及其恶性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至今已取得诸多成果,具体如下:

  1. 发明“胰肠吻合”方法,减少胰瘘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

发明了“乳头状残端封闭型”胰肠吻合新方法,主持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发表在《Surgery》杂志上,将术后胰瘘率从目前国际平均水平的15%下降至7%

  1. 创新锐性清扫方法,规范手术清扫范围,提高手术根治性。

创新运用刮吸超声刀锐性解剖清扫法使得淋巴结清扫更彻底、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缩短近50%。代表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撰写了《胰腺癌淋巴转移诊治进展与处理规范》,代表中国胰腺癌多学科协作组(CSPAC)执笔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杂志上发表了关于胰腺癌第16组淋巴结清扫的专家共识,发明了一系列淋巴清扫相关的新型手术器械,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并获得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

  1. 甄别不同胰腺癌人群,建立血清生物学标签,提高手术有效性。

发现“CEA+/CA125+/CA19-9(-)”的“假阴性”患者预后很差,手术需谨慎。该研究弥补了CA19-9的缺陷、解决了CA19-9“假阴性”患者的临床诊断和以后预测问题,极具临床实用性,研究成果发表于被誉为外科学圣经的顶级杂志《Annals of Surgery》上。

  1. 建立基于间质的胰腺癌化疗方案选择策略,实现个体化化疗。

发现通过超声内镜弹性应变率比值这一无创的方法可以区别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方案以及其他含吉西他滨方案的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该研究最新发表于《Annals of Surgery》杂志上。

  1. 发现胰腺癌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增殖、淋巴转移的特性,改变国际分期,指导临床决策。

发现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最新的第八版胰腺癌分期存在缺陷和不准确,无法作为有效的预后预测工具,因此基于胰腺癌增殖和淋巴转移特性提出了“上海复旦版胰腺癌分期系统”,研究结果再次发表在《Annals of Surgery》杂志上,被AJCC执笔委员会赞誉为下一步新版胰腺癌国际分期修订的必要应用成果。


团队科研成果


二、坚持“心有所信+研有所长”, 教师在因材施教中创新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方面,导师及带教老师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肿瘤学和外科学人才为己任,教学和科研资源共享,团队形成了健全的教学制度,创新了教学模式,根据研究生不同阶段的培养特点,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的指导。

团队注重学术探讨和思维交流,各带教组内每周以邮件、微信群的形式汇总学习工作及科研进度,每月采取线下或线上形式进行科研汇报,采取“带教老师、博士后或已毕业博士分享科研经验和高分文章思路、在读研究生解构对标文献和汇报课题进展、带教老师点评及自由讨论交流”的模式,并固定第三周的周四为早会时间,由年轻医生或在临床轮转的研究生结合近期心得进行汇报,并由高年资医师点评;此外,在科室及研究所的全体科会中,采取Journal Club的汇报模式,以期在多种形式的交流汇报中,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培养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


团队实验室合影


学生普遍拥有良好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能够设置合理的科研目标,潜心学术。近5年培养的在读硕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Cell ResAnn SurgClin Cancer ResCancer ResOncogene等权威外科学、肿瘤学和分子生物学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多人参加ESMOASCO等国际会议并做成果展示。近3年毕业的4位博士生中,3人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1人为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1人获评复旦大学“学术之星”。既往毕业的硕博士研究生中,2人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5人入选上海市科技英才扬帆计划,2人入选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1人入选上海市卫健委优青计划,1人入选上海市抗癌协会雏鹰计划


三、坚持“学生带教+师资养成”,在团队教学相长中营造文化氛围

团队始终坚持“临床为本,科研为魂”的发展理念,给予学生适度成长的空间。在学生有意向报考或加入科室/研究所前,采用实地探访形式向学生介绍科室的发展历程及研究所运行情况,鼓励拟报考学生和在读学生、毕业学生积极交流。在学生进入科室/研究所后,引导其深刻融入团队文化,共同营造科室的良好文化氛围。

经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导师→年轻指导老师→学生”的团队模式。年轻教师通过参与到导师组中,不仅可以直接获得经验丰富的资深导师的指导,还能提升自身带教学生的能力,实现“育人双赢”的目标。优秀毕业生规培留院后以“年轻教师”身份再进入团队,形成良性循环的文化氛围,持续提升团队能力。

青年教师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均颇有造诣。以本团队的三位青年老师为例,吉顺荣副教授从事胰腺外科工作10年,擅长胰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与微创治疗。目前主持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了学术论文10余篇,曾获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第三届十大优秀医务青年、美国胰腺病协会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入选上海市2016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2019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及卫生计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现担任上海市抗癌协会胰腺癌多区域协作学组委员兼秘书。施思副教授主要从事胰腺肿瘤的外科综合治疗及临床基础转化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含共同)在外科学、消化病学、肿瘤学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45篇,总IF300分。2017年入选上海市科技英才扬帆计划,2018年入选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2019年入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十大医务青年,2020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同时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徐华祥副教授主要从事胰腺癌转移与复发的临床与机制研究,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证实了血清CA125是预测胰腺癌转移及转移负荷最佳指标,并阐述了Cavin-1调控Caveolin-1异质性表达的机制及其在维持细胞窖结构与功能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三维性代谢指标在反映肿瘤恶性潜能方面优于常规代谢学、病理学和血清学的指标,显著提高对胰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及死亡的预测,指导临床治疗。曾获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

综上,团队始终致力于培养高质量研究生和产出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够在取得创新科研成果的同时,将其成功转化应用于临床,真正实现了科研服务于临床的核心价值;同时在实践中建立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将育人体系贯穿全员、全程、全方位,力争为医院、为国家、为人民培养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团队展评会现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