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宣言精神,永葆本色初心(哲学学院2019级硕士生党支部)

发布者:杨佳钰发布时间:2025-02-25浏览次数:18

第六届研究生组织生活案例大赛优秀案例


一、项目背景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组织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用鲜明透彻的语言阐述了一个新的世界观,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在历史上矗立起一座共产党人不朽的精神丰碑。

2020年正值复旦大学陈望道老校长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 100 周年。在此重要时间节点来临之际,更有必要引领支部党员了解红色历史,不忘初心使命,勇挑时代重担。43日,在“传承红色基因,做宣言精神传人”追思纪念活动中,我校正式启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工程”。作为研究生党员,我们更应该从《共产党宣言》中汲取真理的力量,以“宣言精神”夯实崇高信仰、筑牢理想信念,把《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实践中去,永远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在本次组织生活案例大赛中,本支部重点围绕陈望道老校长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光辉事迹和“宣言精神”积极开展了学习教育活动,按照“广学、深悟、精推、力行”的思路,以线上会议、微信公众号、高校支部共建、微党课、理论文章、文创周边等形式作为落实载体,号召全体共产党员熟读精思《共产党宣言》,掌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铭记源头初心,坚定马克思主义崇高信仰;秉持人民立场,练就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争做时代先锋,续写复旦青年的崭新篇章。


二、实施过程

(一)前期准备

面向哲学学院2019级硕士班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其对《共产党宣言》和陈望道老校长光辉事迹的了解度和认知度,深入挖掘“宣言精神”为其带来的激励与影响。通过整理最终调研结果,筛选出大家最为关注、最感兴趣的若干个问题,作为撰写理论文章、制作推送、漫画与周边的选题方向。

通过班级微信公众平台“黄昏起飞 林中寻路”发布陈望道老校长《共产党宣言》译文,号召班级党员、团员熟读精思,自觉学习“宣言精神”,主动开展小组网络学习研讨,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组织支部党员聆听党委党校办公室主任、组织部副部长周晔老师深入解读“宣言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并撰写学习心得。号召每位党员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切实掌握好这一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联系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五所高校哲学学院党支部,联手共建同学习,互学互助促提升,助力营造全国各地各高校联合学习“宣言精神”的浓厚氛围,开各党支部“以共建促交流,以共建促合作,以共建促发展”的新篇章。

(二)中期执行

531日晚,哲学学院2019级硕士生党支部通过腾讯线上会议举行了“传承宣言精神,永葆本色初心”专题组织生活。支部党员积极发挥哲院学生的专业特色,围绕陈望道老校长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光辉事迹和“宣言精神”展开了一系列学习活动,在与经典对话的过程深切感受到了真理的力量。

本次活动共分为“追溯信仰,眺望大道”“星星之火,燎原之路”“砥砺初心,奋勇战疫”“传承精神,探索真理”四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支部同志首先集体观看了纪录片《信仰之源》,共同重温了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光辉事迹。之后,党支部书记薛宏伟老师结合陈望道先生的事迹,为我们带来了主题微党课《传承精神 追望大道》,讲述了他对宣言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感悟。在第二部分,支部小组成员分别从“信仰之源”“传承之火”和“现实之基”三个历史维度分享了他们对“宣言精神”的学习与践行成果。在第三部分,我们请到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沈赟医师,他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为我们分享了他在武汉雷神山医院从事抗疫工作的点点滴滴,并热情回答了支部成员们的提问,用自己鲜活的故事作为生动教材,号召支部党员从“宣言精神”中汲取力量。在第四部分,我们进行了“宣言精神”主题党建文创产品的发布,其中包括由支部同志原创的漫画、杯身设计和书签等。

组织生活会尾声,大家一起观看了支部全体党员同志《共产党宣言》朗诵视频,再次真切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诞生、传承和扎根于现实的力量,也更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的理想信念。

67日晚,支部联合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来自“东西南北中”五所高校的哲学研究生党支部召开了线上联合组织生活会。五所高校的哲学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分别向大家介绍了所在支部的组织建设、理论学习工作情况,联合发布了《高校哲学研究生党支部共建倡议书》,倡议各高校哲学研究生党支部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积极探索支部共建长效机制。

(三)后期总结

哲学学院2019级硕士生党支部对本次专题组织生活会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支部党员同志整理了本次活动形成的相关成果,通过撰写相关活动推送到班级微信公众平台,召开主题班会,以党建辐射带动班团建设,共同学习和传承“宣言”精神。支部成员也积极学习了共建高校党支部建设的优秀经验,并加强与共建高校党支部的交流与合作。今后,支部将继续围绕宣言精神,在已取得的工作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深化理论学习,丰富活动形式,推动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深入。


三、具体成效

目前支部围绕“传承宣言精神,永葆本色初心”主题展开的“1+2+3+4+5+N”全方位学习活动,已形成一系列阶段性的成果,其中包括:1次线上问卷调研,1篇主题理论文章,1次微党课,1次党员宣言朗诵,2类宣言文创产品,3次线上理论学习,4幅宣言手绘漫画,5所高校支部共建,N篇微信辐射推送。

1.在党员和支部成长性方面,本次组织生活有效加强支部党员教育,提高党员自身素质,切实增强党支部的整体战斗力。通过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宣言精神”,青年党员更好地学习陈望道老校长身上的责任与担当,在国家危难之时勇担责任,在为人民服务中牢记初心使命,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锤炼作风、提升本领。

2.在辐射宣传方面,通过党建辐射带动班团建设,共同学习“宣言精神”、讲好陈望道老校长的故事,通过多篇微信线上推送和主题班会让班级中想入党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凝聚共识,潜移默化地接受氛围教育,逐渐形成对党的认同。此次案例大赛筹备过程中,支部也对各个阶段的成果进行定期梳理,形成主题理论文章和“微党课”成果,通过班级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辐射带动班级同学,共同学习“宣言”精神。

3.成果转化与服务性方面,首先本次组织生活会联合“东西南北中”五所高校哲学党支部共建研讨。其次,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优势,推出支部《传承精神 追望大道》主题微党课,形成对《共产党宣言》进行哲学理解与阐释的理论文章《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成因与现实意义》,进而推进“宣言精神”的宣传普及,助力画出最大的思想同心圆。最后,以“传承宣言精神,永葆本色初心”为主题的相关文学艺术作品,制成4幅宣言手绘漫画,以及书签、杯身设计等周边党建文化产品,通过这种生动有趣、接地气的方式,引导青年党员持续学习、学深悟透,从而推进学习贯彻“宣言精神”常态化、长效化。

总之,通过本次多主体、多形式、多内容的组织生活,支部成员深受教育,这既推进了学习贯彻“宣言精神”的常态化、长效化,也让组织生活真正焕发出了巨大活力。

哲学学院2019级硕士生党支部“宣言精神”主题党建文创产品

原创漫画、杯身设计和书签等

(支部书记:薛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