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优秀毕业生 | 成庆荣: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真知

发布者:谢袁欣发布时间:2022-09-15浏览次数:143


成庆荣,中共党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3级本科生、2017级直博生。师从顾晓东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多模态分析与应用,获评2022年度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即将入职腾讯科技有限公司。

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篇,申请1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参与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入选复旦大学卓越博士生科研促进计划;曾担任复旦大学勤工助学中心总经理助理、2017级研究生班宣传委员;曾获“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QQ浏览器2021AI算法大赛殿军、“理想杯”大学生大数据创新应用与建模大赛双赛区全国二等奖;曾连续5年前往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武警春蕾希望小学支教。



求学:缘分使然共度九年

2013年参加高考之前,成庆荣对于到哪个城市上哪所大学是完全没有计划的。成绩出来以后最早收到的便是复旦大学招生组的电话,他说:“在了解了复旦的文化和基本情况后,我坚定地填报了复旦大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他选择技术科学大类开始了本科阶段的学习。

成庆荣从小生活在重庆的一个偏远区县,在高考之前他几乎没有离开过重庆,甚至都很少离开家乡的小县城。他一直觉得自己能到复旦求学是一件十分幸运与美好的事情,而且在复旦他有很多方式可以开拓自己的眼界——读书、交友、出国交流学习。他说:“广袤的校园,有太多熠熠生辉的思想和闪闪发光的同窗,这常我觉得自己渺小与平凡。不过幸运的是,复旦有近乎无限的资源可以让我去丰富和充实自己。”复旦的包容和自由,让他开始明白,一个真实的现在可以开垦出千万个未知的未来——哪怕自己此刻并不耀眼。于是,他从各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图书馆卷帙浩繁,他可以肆意汲取书籍中的知识;社团活动多姿多彩,他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实验室广阔开放,他可以尽情地尝试和感受科研的魅力。并且在学校提供的平台下,他分别去了英国赫特福特大学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交流学习,在那里感受到了前沿的科学研究,体验到了不同的校园文化和他乡的人文气息。

这些丰富的经历和不断的主动尝试影响了他一个重要的选择。大三时,成庆荣迎来了人生一个重要的分岔口:就业还是继续深造。他选择了继续学习,本科阶段的知识输入、国外的交流经历以及科研的浅试让他明白,要从事前沿的科学研究,仅依靠本科学得的知识和方法是远不够的。之前上过顾晓东教授的《电路理论》课程,被顾老师的上课风格、教学态度和知识储备深深吸引。顾老师的研究方向是基于神经网络的信号处理,他很感兴趣,便主动联系了顾老师选择直博,开启在复旦大学后五年的学习。

回顾来路,他说:“我很感谢复旦自由的环境,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尝试和经历,不断地试错与调整,才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爱好,在做选择时才不会被束缚。”

科研:焚膏继晷脚踏实地

就学习体验来讲,本科和研究生是有很大不同的。“我们在本科阶段可能更多的是打基础,追求广度,去充分发展和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全面发展”,所以本科四年他活跃在学校各大学生组织且身兼数职,曾担任复旦大学本科生助学成才家园人事管理中心部长以及复旦大学勤工助学中心家教部经理,同时也是信息学院党建核心组秘书处部长和13级电工团支部副书记。

“但是研究生就需要做一个转变,从追求广度转换为追求深度,这就需要你聚焦在那个很小的研究领域,往往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往前做一点点的突破。”到了研究生阶段,成庆荣主动放弃了很多社团活动,更加着眼于自己的研究方向,他希望将广度转化为深度。

如何从广度中找到那一块自己喜欢并且有开拓价值的领域呢?为此,他夜以继日地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调研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最终选择了多模态信息理解与生成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其实很早就有人开始这方面研究了,不过在2017年的时候文本生成图像才开始出现一些里程碑式的工作”,越是深入调研,成庆荣就越觉得文本生成图像的研究是一件很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它尝试让算法像人脑一样思考并具有创造性。不过要做这个方向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计算资源的限制,在企业里一般是很多计算资源同时运行,训练一个模型可能几个小时就能完成,但是自己就需要好几天。不过,他也会利用中间等待的时间来阅读新的文献,寻找新的思路。

“我们每天的任务就是阅读文献、设计方法、实验验证,我们反复地设计和修改自己的方法,不停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最优解。”成庆荣说高质量的图像生成一直是一个问题,例如从文本到图像,当输入一段文本如何生成真实且与文本高度相关的图像,这个过程需要模型具有很好的表征能力,他的第一个研究工作便是提高文本生成图像的效果。在不停地尝试和debug(排除程序故障)下,2020年成庆荣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SCI论文,这项研究在数据生产、多模信息融合等方面都有应用价值。他说:“现在的很多工作依旧是在提高模型的识别或者分类的精度,但是真正的人工智能需要有创造性,让算法拥有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成庆荣说:“万事开头难,刚开始提出的方法肯定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但只要静下心来细致分析,问题总会被解决掉。当我们解决了从01的过程,那从1234就是时间的问题了。”如成庆荣说的那样,在导师的引导与帮助下他逐渐找到了科研体系和方法,他的研究工作也相继发表于Neural Networks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同时他还担任行业内知名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如Neural Networks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CVPR2022ECCV2022ICONIP2021ICONIP2022等。




成庆荣在实验室为学弟学妹做介绍讲解


比赛:日积月累乐在其中

为了锻炼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庆荣多次参加了专业领域内的竞赛。他在2018年的时候参加了“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个人一个小组在六个实际问题中选择一个,他们选的题目是优化航班登机口安排以使得所有旅客的平均耗时最少。这个项目需要在三天之内完成,并提交成果论文。

如今,他依然还清晰记得当时那争分夺秒的紧张。那三天,他们基本没有合眼,讨论分工、建模实现、结果验证、论文撰写……三个人不断碰撞着自己的想法。他说:“那三天我们一起尝试了很多很多的方法,最后拿到了二等奖。虽然这个过程很辛苦,但是也提升了我们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1年,成庆荣参加了QQ浏览器AI算法大赛,大赛的题目是多模态视频的相似度度量,可以应用于信息推荐、信息检索等领域。从初赛到决赛,从方案设计到问题解决,这个过程一直从七八月份持续到了十月份。比赛的时候,每天每个团队都会把优化的结果提交,然后Leader board将会及时更新。成庆荣说:“我们在第二名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后来就被超过了,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在想如何优化模型,然后第二天一起来就开始做实验验证。最后获得了殿军,并在颁奖典礼上进行了方案分享。有时候可能实际的结果并没有那么重要,享受那个共同探索的过程也会很充实和开心。复旦给了每个人这样的机会,让你可以与那些优秀并且努力的人相遇,一起将智慧整合成宝贵的成果,这是种幸福。

公益: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复旦的浩瀚让成庆荣看到了自己的平凡,而复旦的包容让他在平凡中看到了自己的光芒,他一直想把这份光传递出去。

成庆荣做了很多志愿者活动,他说:“事情总是需要有人去做的,作为党员,我更应该去承担自己的责任。”2020年武汉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他就加入了学校一部分同学自发组建的一个团队,他们为武汉的医院筹集各类物资。他说:“那个时候我感受到了什么是复旦人的担当,后续也希望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能为大家做一点点贡献。”在校园疫情防控中,他担任了楼内的固定志愿者,和其它志愿者一起给楼内的同学发餐食、水果和防疫物资等。空余的时间他也会去报名团委志愿者,参与早午晚餐的配送、核酸检测等。


成庆荣在校园封控期间担任防疫志愿者


除了在学校做志愿者外,成庆荣曾连续5年前往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大海乡大海小学支教。“我在校期间得到了很多政策上的帮助。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一点点贡献。支教其实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我也在其中受益匪浅。”他们去往的小学,在海拔3000多米的乌蒙山深处,从市区到学校,需要乘坐接近5个小时的大巴。在那里他们了解到了山区人民的日常生活,他们的热情、淳朴,犹如那大山深处的洋芋花。同时也看到了他们为了生计的挣扎,对改变生活的渴望,以及“一切为了孩子”这一简单朴素的念想,这一切都让他感同身受。

  他说支教的时间并不长,但他们会花很长的时间筹备,他们不仅想给孩子们带去知识和陪伴,更多的是相互之间感情的交流与学习,想给孩子们传达一种走出大山、不断向上的精神。


成庆荣参加社会实践项目


未来:初心不忘一路生花

成庆荣即将入职腾讯科技有限公司,他认为研究型工作或是其它岗位类型工作的选择,主要看个人的兴趣。工作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命题之一,需要兴趣和热爱作为动力支撑,只有热爱才能长远。他说:“在下一站腾讯,我做的也是研究型的工作,将基础研究转换到产业需求,能用自身的所学去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那便是实现自己的价值了。”

成庆荣在毕业论文里写道:四年本科五年博士,与复旦共度了九年时光,从初入复旦时的懵懂茫然到现在对于未来充满信心。在复旦的土壤里,认识朋友、学习知识、潜心研究,感谢复旦,感恩相遇。今天,我扬鞭策马,踏出校门,去找寻自己的另一个梦想,而还在学校的你们,希望珍惜且利用好在复旦的每一天,在这里你们可以尽情逐梦,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人生如一场修行。九年前,当成庆荣踏入复旦时,他看到了自己的平凡。九年后,当他走出复旦时,依然认为自己只是一粒尘埃——但复旦的生活和学习,让他明白了每一个当下的力量,让他学会了在平凡中探索真知并传递温暖。面向未来,他知道自己依然平凡,但生命的跋涉不能回头,哪怕畏途巉岩不可攀,也要会当凌绝顶;哪怕无人会登临意,也要猛志固常在。在每一个真实的现在中,他始终相信并憧憬着闪闪发光的未来。



撰稿:周张浪